


了解RFID档案柜的操作流程,能帮你高效管理文件。其核心是给每个档案一个"数字身份证"(RFID标签),通过射频识别技术,实现文件的精准定位和自动化管理。
1、身份认证与登录
操作RFID档案柜的第一步是身份认证,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存取文件。常见的验证方式包括:
1)刷卡验证:使用员工IC/ID卡。
2)生物识别:如指纹、人脸识别。
3)密码验证:部分柜体支持密码或组合验证。
通过验证后,系统会根据权限级别,允许进行后续操作。
2、档案入库流程
1)粘贴RFID标签:为新档案粘贴RFID电子标签。这是档案的"数字身份证",需确保粘贴牢固。
2)录入档案信息:在终端屏幕上输入或通过专用设备批量录入档案的基本信息(如名称、编号等),将其与RFID标签绑定。
3)自动开柜存放:信息录入后,系统会自动打开一个空闲格口。将档案放入后,关好柜门,系统即自动记录档案的存储位置。
3、档案领取流程
1)查找档案:在终端屏幕上输入需要领取档案的名称或编号进行查询。
2)确认信息:系统会显示档案所在格口及基本信息,核对无误后确认领取。
3)自动开柜领取:对应格口将自动打开。取出档案后,关好柜门,系统会自动更新档案状态为"已借出"。
4、档案归还流程
1)扫描标签:通过身份验证后,将待归还档案上的RFID标签靠近柜体感应区进行扫描。
2)自动开柜归位:系统识别档案信息后,会自动打开该档案原来所在的存储格口。
3)放入并确认:将档案放入格口,关好柜门,系统随即更新档案状态为"已归还"。
5、智能盘点与安全功能
1)自动盘点:柜内读写器可自动扫描所有RFID标签,实时监控档案的在位情况,生成盘点报告。
2)实时监控与报警:具备实时监控功能,遇到非法取用、暴力破坏、未关门或误取档案等情况,系统会发出警报。
3)操作日志记录:所有存取操作都会被系统记录,生成日志和统计报表,便于追踪和审计。
希望这份操作流程能帮助你熟练使用RFID档案柜。如果在具体操作中遇到更细致的问题,欢迎随时咨询了解。
客服热线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